首页 最新公告 非遗动态 非遗项目 非遗传承人 非遗法规 非遗简介 机构概况
传统技艺 · 佛山铸造技艺
发布日期:2020/06/29 17:06:02来源:本站

佛山铸造技艺

       佛山是明清时期南中国的冶铁业中心,在中国古代冶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。明代,是佛山冶铁业崛起、发展乃至名播天下的时期,是佛山铁器登场、畅销和远贩东西二洋时期,明代佛山冶铁业响誉海内外,冶铸工艺高超,品种丰富,质量上乘,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商贩。

       佛山最早的冶铁点,据说是在佛山新涌边的旧佛山八景之一的“孤村铸炼”。文献记载,明宣德四年,佛山祖庙前面一带就有许多铸铁的作坊,诸炉并冶,火光冲天。明宣德年间迁居佛山的李广成,在里水学会铸冶技术后世代都在佛山从事冶铁业,除了李氏外,还有鹤园冼氏、东头冼氏、佛山霍氏、江夏黄氏、纲华陈氏、金鱼堂陈氏、石头霍氏和石湾霍氏等家族从事冶铁业。到了明成化和弘治年间,佛山的居民大部分都是从事冶铁业为生。

       此时佛山冶铁业的产品主要以铸铁为主,铁锅、农具、钟鼎、军器等,其中以铁锅生产为最大宗,亦是佛山商业的最大项交易。浙江、江苏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七省的客商每年带数十万的巨赀前来佛山购买铁器,当时在南雄梅岭道上,各地客商在广东购买大量的盐和铁器运往北方销售,每日就有几千驮。明代佛山的冶铁业分为炒铸七行。炒是把从矿山浇铸成的生铁块重新加工,经过锻打、拉拔工序,生产成各式各样的产品。铸是把生铁从新入炉浇铸,按产品大小,倒铸成锅、镬和铁灶等产品。炒铸七行分别是铸锅行、铸造铁灶行、炒炼熟铁打造军器行、打拔铁线行、打造铁锁行、打造农具杂器行和打造铁钉行。佛山的冶铁行业除了生产大量的民用铁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之外,还要承担大量的官府衙门差派的各种物品,其中有数量不小的军器和御用铁器的生产。明朝的制度规定:“上供之物,任土作贡,日岁办”。“官出钱以市日采办”。在有些地方又统称之“取办”。商民依法供应“取办”,叫做“答应上务”。佛山冶铁业“答应上务”由来已久,铸锅行的炉户答应铁锅,铸造铁灶行的炉户答应铁灶,炒炼熟铁炉户打造军器熟铁,打拔铁线行的答应铁线、御用扭丝灶链,打造铁锁胚炉负责生产御用灶链、担头圈、钩罐身,打造笼较农具杂器之炉答应御用煎盆镬、抽水罐,打造铁钉行答应铁钉。

       佛山清代冶铁业在明代的基础上,兴旺发达,蓬勃向上。同时,在前朝单一的冶铁生产到全面综合性的手工业发展,使佛山从一个手工业城镇发展到工商业发达的城镇。

       佛山冶铁业在明代盐铁一体税收政策发展成“官准专利”,有了官准专利的保护,佛山冶铁业在清康雍乾达到了最高峰。冶铁行业的不断出现和产量的迅速增加,乾隆年间,佛山有“炒铁之炉数十,铸铁之炉百余”。从明代的炒炼七行发展更多更细。乾隆年间锅行分为大镬头庄行、大镬车下行、大锅搭炭行等。炒铁行分为炒链头庄行,炒链催铁行、炼链钳手行等。铁锅分成糖围、深七、深六、牛一、牛二、牛三、牛四、牛五、三口、五口等规格,铁线行分为大缆、二缆、上绣、中绣、花丝,再次是钟鼎,鼎即香炉,有三足、四足、两耳等,复次是铸炮,入清以来,佛山铸炮行业兴旺,尤其是鸦片战争爆发,佛山成为一个铸炮的重要地方,最大的有一万三千斤之巨,现存的多为这个阶段铸的铁炮。还出现新行业新钉行、打刀行、打剪铗行、土针行、铸发行、拆铁行等。各行长期聚居生产的冶铁业街名:铸砧街、铸砧上街、铸犁大街、铸犁横街、铁矢街、铁香炉街、铁门链街、铁廊街、钟巷、针巷、麻钉墟等等。

       清代佛山冶铁业的兴旺发达,同珠江三角洲商品经济发展和全国经济发展联系分不开的。随着人口的增加,生产力的发展,特别是珠三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,生产生活用具如糖围、桑剪、桑锯、民用铁锅、煎盆镬等等的大量需求,对外贸易的发展,每年铁器出口的数量大大增加,使佛山成为南中国的冶铁中心。

       明清两代,佛山冶铁业之所以成为全国著名的冶铁业中心,除了有优质的原料外,佛山有着精良的铸造技术和独特的生产方法。早在明代景泰年间,佛山已经能够铸造大型的美术铸件,佛山祖庙北帝神像重5000斤,就是一次浇铸成型。还有遍布各地的铁钟,造型优美、纹饰精巧,图案丰富,声音宏亮,使各地客商不远千里前来订购。佛山铁锅是冶铁业最大宗产品,就是以锅薄及表面光滑节省燃料而名扬全国,即使售价比其它贵,还是供不应求。在生产技术上,创造了独有的“红模铸造法”。用这种工艺铸造的薄型铸件,金相组织十分均匀,表面光洁度极高,成品率百分之百。

       佛山冶铸业是佛山古代最悠久最重要的手工业,它的产品质量精良源于独特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。这种工艺随着历史的发展,逐渐失传或濒临失传。挖掘和抢救这种工艺是刻不容。